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USB 在主機板上的狀況?


雖說很多發燒友在使用電腦訊源時,對於 USB 都頗有微詞,甚至不喜歡用 USB 來當電腦訊源的傳輸介面。 但個人覺得 USB 還是有不少可改進的地方,且 MY-HiEND 的 發燒軟體版 版主 psycho 在 "走向超值而極緻的HI-FI電腦訊源" 的討論串裡,也持續在挖掘 USB 的潛力。

所以就 USB 在主機板上的狀況,我就略知的部分,做些相關的敘述。 不過,對於越高階的音響器材越敏感的現象,還真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阿...

其實 USB 訊號品質的好壞,已牽扯到主機板端(甚至是晶片)的設計,所以換句話說,一般燒友能掌控的幅度就很少了! 也再次感謝 MY-HiEND 與 MYAV 所有參與 CAT 與 CAS 測試與分享的人,因為市面上的選擇太多了,更遑論是要符合當音響來聽音樂的用途,而花費這些時間分享的網友,真的造福許多其他的網友。

回到正題裡,一般只要牽扯到晶片(或晶片組)的運用,通常廠商都會提供應用規範(但是否遵守? 就..),因此 INTEL 與 AMD (或 NEC )都有相關的規範。 簡單論,規範大致包含訊號與電源相關的設計建議,其目的大概是以使用者照著規範做,就應能穩定且正常的使用該產品,而不需要擔心太多的狀況。 

以 USB 為例:
1. USB 訊號的驅動是由晶片發出,所以整個晶片與 USB 相關的電源設計,都可能會影響訊號輸出的狀況。

2. USB 訊號到 USB 接頭,還有一段距離,基本上這段也只走 USB 訊號,但相關的設計也可能會影響到訊號。

3. USB 接頭上 5V 的電源,相關的設計不僅影響後端的使用裝置,也可能影響訊號。

4. USB 接頭上的地,主機板上的地.....這大家應該不想討論了吧?

5. 以概念來說,其實主機板上 USB 訊號也是到 USB 接頭後,才開始訊號與電源合併(因為 USB 接頭與線是這樣規範的),只是主機板上的問題相對複雜許多。

6. USB 訊號同樣有其需使用的規範,但這只針對 USB 的訊號品質,不是針對聲音的好壞,而兩者間的對應關係,目前我想應該是未知狀態。 另合格與良好,同樣也是有範圍的(例: 60 分的合格與 80 分的合格,都是合格阿! 但就是有程度上的差別! ), MY-HiENDMYAV 的網友也有相關類似的說明。

7. USB 訊號也有其參考時脈,音響內時脈品質的好壞會影響到聲音,同樣的概念一樣適用於 USB (只是這指的是訊號品質,對聲音的影響則無法確定)。

所以關於 USB 訊號品質不夠好的部分,應該是可以改善的,只是要選擇複雜的修改方式如上,或較易的方式如下,就端看各人的選擇囉! 

上面所列的項目,不論是主機板,USB hub..都要考量這些項目,但這些項目也都涵蓋在之前另一篇內所寫的概念如下:
1. 各晶片構成的架構
2. 因應架構產生的電路
3. 因應電路產生的各種零件選用(含各主被動元件)
4. 因應架構與電路而產生的佈線
5. 因應佈線而產生的零件擺放位置

因此,晶片掌控在廠商( INTEL、 AMDNEC..),佈線與零件選用也掌控在廠商(技嘉、華碩..),那還有什方式可行?

不 DIY 的網友,相信很多經驗都已由網友分享出來,差別在程度上的差異
1. 電源不吃主機板上的 5V,由類比或交換式電源供應器(或電池)來供應,但可能會面臨暫態與大動態的問題。
2. 訊號透過 NEC USB hub 來提供更好的訊號,但同樣需考量電源的問題。
3. 線材購買電源與訊號分隔的 USB 線材,或高檔的 USB 線材來改善。

上述的三點,基本上已需投資不少,端看各人投入的程度。

假如是有 DIY 能力的網友,那我不知該說聲恭喜或是抱歉,因為這類的網友會踏入更花時間、精力與經費的世界。 原因很簡單,因為 每一環都可以 DIY !!! 大方向的佈線,可以修改阿.. 只要你了解怎麼改。 主被動元件也可以改阿.. 只是不同的排列組合,會讓你改到翻掉。 電源與 USB hub 當然也可以改,裡面一樣有佈線,一樣有主被動元件,所以...  至於線材的部分,自然也有不同材質的線與接頭...而有多少種線材可以運用到音響裡? 

簡言之,DIY 能到何程度,取決於各人的專業、音樂素養與你要投資多少時間、精力與金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