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Win10 從撥放音樂遲鈍,到 INTEL ME..

 

這篇文是預期外的事件,觸發點是二手小物的購入。 自入手 Real Cable NANO-DAC 後,記憶裡沒再接觸什麼新的 DAC 產品,連 版主 psycho 使用多年的 樂之邦 Digital Times 2,之前再三考量後,仍決定不購入( 時至今日會覺得可惜,若有機會買卻仍會陷入苦惱 )。 2022 最近好奇心上湧,想看看日息萬變的世界裡,對岸產品表現程度為何? 挑選角度當然以 便宜 為重點,另外就是推測設計裡還隱藏多大潛力? 最後鎖定 2012~2014 的舊產品,之後會再寫文。 因二手小物有 USB DAC 功能,自然需測試這部分。 


入手 RC NANO-DAC 後出現的另一轉變,大概是 PC 極少/停用,NB 取而代之,也歷經 Win 7,Win 8,Win 8.1 到 Win 10。 在 Win 8.1 轉換到 Win 10 時,重新安裝 NB 系統,也安裝完原廠全部驅動程式後,仍可能出現 驚嘆號裝置!! 這通常反映兩種狀況,一是某種裝置真缺乏合適的驅動程式,二則是需特意尋找合適的驅動程式,進而延伸出 驚嘆號裝置 會影響一般使用嗎? 

以測試 USB DAC 的 NB 為例,一個 驚嘆號裝置 的影響.. 是讓人訝異的 嚴重!! 未留意之前,只疑惑 NB 是否效能不足? 才導致 Win10 運作一直鈍鈍的? 直至測試 USB DAC 時發現,不論使用 Foobar 或 Goldwave,都出現嚴重的撥放問題!! 曲目無法正常撥放,時間秒數會遲鈍,聲音也不成音樂,只有持續的 斷續音!!! USB DAC 上用的是應用已久的 PCM2704,NB 不應無法正常運作。 而使用 Goldwave 測試裝置運作時,卻顯示 Sampling rate is off by system clock!  System clock!! 怎會牽涉到 system clock?


搜尋網上相關資訊,指向驅動程式,但只指向 PCM2704 的驅動程式。 針對此,檢查了 NB 狀態,也嘗試調整 節電 相關設定,結果通通沒用!! 因除錯過程,開始注意到整個 Win10 運作有明顯遲鈍感!! 不論是開啟任一應用程式,或於各應用程式間切換,甚至連游標移動都 遲鈍。 移動不是看到游標一路順順、連續的移動,而是一直遲鈍,然後就 跳躍,螢幕上就看到游標在移動軌跡上 跳躍顯示!!! 小至系統提示音都有 遲滯感,這怎麼想都太離譜了! 還再加開、關機與重新開機時,那繞圈小圓,也不是順順的繞,而是像游標一樣。 

感覺 Win10 裡有未知因素不斷對系統做強烈的遲滯干擾!!! 但負載監控程式卻顯示並非滿載,甚至屬輕載運作。 種種異常指標..,終讓人聯想到一個少被注意的 INTEL ME,這黑箱般未知,卻又可能大大影響 CPU 的裝置。 INTEL ME 是什麼? 查了查網上資訊,下列這篇能讓人驚訝這裝置深藏的箝制力。

      

https://ckhung0.blogspot.com/2017/06/intel-me-amd-psp.html


既有了目標,就開始尋找最後一塊拼圖,很快幸運地找到合適的驅動程式(83ra31ww),如下列


https://support.lenovo.com/ve/es/downloads/ds101006


安裝過程裡還會再要求下載其他程式(framework),耗費些時間等待 => 安裝,下載,安裝,再安裝,跑完整個流程。 重新開機後,再進到系統畫面時,看小圓正常的繞圈,再看桌面上游標移動不再跳躍,正常順暢的操作感。 心中大致底定,不是 NB 效能不足,而是 INTEL ME 因不完整的驅動程式,不斷在背後緊咬 CPU,且能嚴重遲滯系統運作。 上述種種異常指標,竟通通源於一個 驚嘆號裝置!!!

那測試 USB DAC 是否正常了? 是! 耗時裝完合適的驅動程式,系統運作順暢,接上 USB DAC,先用 Goldwave 測試。 Sampling rate is off by system clock 的狀況在 消除輕微影響 間跳動(如下圖),但已能正常撥放音樂。至於那輕微影響是否會干擾播放? 待確認。

 



最後,從上面關於 INTEL ME 與 AMD PSP 的文可知,那綁在 CPU 內的 獨立黑箱小系統,似無法控制,也無法擺脫。 也許開發廠商有機會一窺其內部與運作,而一般使用者只能配合,並期望它減少干擾 CPU ,或許嘗試減少非必要驅動程式。 這次新經驗..,該怎麼說呢? 不留意,未看過相關資訊,沒什麼需思考的。 遇到了,曾看過相關資訊,又多一次 被綁架感,軟體,硬體,也再次意識到 使用者的弱勢。能如何因應? 關鍵資料難取得,盡量去了解,盡量去嘗試,盡量去避免,看各自努力,看各自挖掘到哪兒? 其他.. 看路線選擇囉! 這些框架與制約,非少數,而是廣大使用者通通被迫接受,搖頭~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75 ohm, Impedance, 匹配, 心中多年的疑問?


這篇文於 2022/08/02 發在 MY-HiEND 版主 psycho "走向超值而極緻的HI-FI電腦訊源" 討論串裡,因上次發文就出錯,這次發文又跟這討論串裡的內容相關,那就繼續錯置下去。

2021 二月的爆進文至今,又過去一年半了! 爆進持續了大概半年吧! 經不斷調整與修改數月,發文後又進了多少階? 已難算,也不太是重點了! 又累積多次驚喜後,詫異能突破至此,再次推估後,則相信還有更多可突破處,只是.. 誘人又費心的未知呀! 2021 八月開始處理其他事,爆進就暫停。

爆進期內有一實驗,出於存在許久的疑問與好奇心,基於討論串內部分內容與重要的量測數據,且查看相關條件後,再進行測試與體驗。 實驗的關鍵字 Impedance 曾在 累積八年多,多重契機匯合的爆進 文末提及,要從哪兒寫起呢~ 大概要從入門往事與網上看音響相關資訊開始,那時對音響的印象,只有四個字 高不可攀!! 偶爾從友站看些討論,從未敢起任何念頭,另一路 PC 盛行,種種音效卡上市,甚至 PC 轉音響類產品也出現了!!


要再提起 KECES USB DAC,它讓想一窺音響世界的人(包含學生族群),有機會從平價範圍來動手嘗試。

KECES UAB 就是我音響的起點(只是接觸時已近尾聲),也是之後加入 MY-HiEND 的要件。 寫到 UAB 就因其牽涉數位訊號(PC USB),那時最讓人好奇與疑問的討論有兩種,一種是 USB 線,另一種就是 SPDIF(同軸) 線。 曾經有過一次討論,在場有人接觸音響,也有人未接觸,討論的就是數位線如何對聲音產生影響? 那時我對此是難以置信(奇聞軼事?),持疑? 而當場討論者則持否定想法,就如以往的討論,數位是零與一的訊號。 我算相對保守的人,想法上高度持疑,卻也保留那一絲彈性,可能因體驗後出現反證。 那時期從未用喇叭,比較過任何線,不論是數位或類比。

接觸 KECES UAB(一號機完工)後,衍伸 兩聲道 RCA 類比訊號線 的加入,也觸發了某次好奇的嘗試。 忘了什麼原因? 忽然想試試 RCA 類比訊號線 聽得出不同嗎? 就用 UAB 接 品嘉 Pro Co 千元左右的線,再加個鐵三角 RCA 轉 3.5mm 轉接頭,用來接創巨的電腦喇叭。 也忘了比較哪款線(只確定價位在 Pro Co 之下)? 

聲音出來不久..心頭一驚!! 聽起來真的不同耶! 透度跟隱約的空間感,換線前並無此感! 那初次衝擊,我體驗到喇叭換訊號線,聲音會不同!!! 不同的訊號線,聽感會不同!! 回憶那或是一個轉換點,往後多年的想法開始漸漸轉變為 即使是無法解釋的現象,若感受得到,其便可能存在


一直以來不太想比較數位線,從最早的 USB,同軸線,LAN,SATA,又或是光纖線。 一但比較出差異,就又多了一個須注意的因素,而 USB、LAN、SATA 可都有不少較平價( 3C 類)的選項。 只是該來的躲不掉,USB、LAN、SATA..,或多或少通通比較過了,通通有差異!! 莫可奈何呀! 累積越多體驗,反證轉趨正常,彈性則越來越好。


寫較多往事,是回憶一個因 而生的思想轉換過程。 有感受過嗎? 有去體會嗎? 相信自己的感覺嗎?



數位同軸線

常常看到網上討論會繞著 75 ohm 這點,至於源由為何? 相信很多人可寫得頭頭是道,這不再著墨,接著會討論到 匹配,跟什麼匹配呢?


以最簡單的三件式組合為例 E5300 --> RC 小白線 --> RC NANO-DAC

便是與 轉盤 或 DAC 匹配,跟著有趣的情況出現了!! 討論多會集中在 同軸線 是否符合 75 ohm? 進一步或許會討論 RCA 頭(公或母) 是否符合 75 ohm? 然後就討論 聽起來如何? 那還會再討論其他項目嗎?

好像沒有了..,好像沒有了? 有沒有奇怪的感覺? 有沒有覺得討論似乎沒什麼結果? 除了 聽起來如何 這部分,是使用者的實際經驗。 那 同軸線 是否符合 75 ohm 這點有結果嗎? 好像沒有耶!! 沒有結果耶!! 一個無解答的點,卻頻繁出現在各討論..,那提這點的意義為何? 希望別人提供答案嗎? 再者,預設 同軸線 須為 75 ohm這預設為真嗎? 

還有上面列的是 三件式,那為什麼只討論 同軸線? 有討論 轉盤(E5300)嗎? 有討論 DAC(RC NANO-DAC)嗎? 好像很少呢~ 這些疑問擺在心中多年,直到去年那實驗。


DIY 的人不少,電學背景深厚的人似也頗多,那為何討論稀少呢? 當然! 若去翻找國外論壇,相信會更豐富,那國內討論稀少的原因在哪兒呢? 疑問? 我大概找不出原因吧! 繼續上面的疑問,若要討論 轉盤 與 DAC,那 RCA 或 機內佈線 是否符合 75 ohm? 網上不討論,也 預設 兩者皆 75 ohm 嗎? 這預設為真嗎? 想想以往看過的討論,對三組件任一者的實際狀態,似通通無法判斷,只寄望廠商設計或提供資訊。 轉盤 與 DAC 不會特別說明,同軸線有的廠商會說明(或線身有標示),但也不少未說明。 好奇去翻了下 Real Cable 的網頁,現存兩款數位同軸線,一有說明是 75 ohm,一線身標示 75 ohm。


身處如此被動的使用者,只討論 聽起來如何? 不是較省事? 若想用科學來佐證聽感,假設、量測、試做、比對與驗證,印象中這幾點在過去相關討論裡,稀少也相當有限。 量測 是最困難的一點,所以少有數據可參考,那能 驗證 75 ohm 這預設(假設) 嗎? 難! 最後討論的還是 聽起來如何? 這迴圈讓人難以言喻呢! 思考背後可能原因

1. 量測儀器 => 這是最困難的一點。 若有相關領域的朋友或概念,這些儀器一般人難以負擔,需學術研究單位或企業才會準備。

2. 相關背景 => 電學與量測,看以往討論裡,多少人符合相關背景呢?

3. 討論參與 => 觀察些網上高手,少討論,或轉趨低調與潛水,不論原因為何? 都是討論串的損失。



Impedance

繼續寫這名詞的部分,若想討論 轉盤 或 DAC,就必需寫到 佈線 與 RCA 接頭。上面同軸線孜孜念念的 75 ohm,不管是線、轉盤或 DAC,通通需用 RCA 接頭。 但去找 RCA 接頭,又標明是 75 ohm 的屈指可數。 而有多少線、轉盤 或 DAC 有這些接頭的蹤跡? 撇除標明 75 ohm 的廠商,看看 Amphenol,Neutrik(REAN) 與 Switchcraft 的 RCA 接頭,有寫這類資訊嗎? 大廠如前三家是這情況,對 預設 轉盤 或 DAC 是 75 ohm,我是存疑的。

接頭若非 75 ohm,那 佈線 會設計成 75 ohm? 如果有電腦或 3C 家電業界的朋友,或可問問若產品裡有數位同軸,佈線有 75 ohm 的設計嗎? 答案很可能是沒有喔! 實際設計的可能是 50 ohm! 對,50 ohm。


基於此,對 E5300 是否為 50 ohm 的設計? 是一個我擺在心中待實驗的 假設

上面寫的討論缺缺三原因,電學與量測相關知識需個人努力,DIY 實做的技能靠練習,在此不贅述。 對一個無接觸相關產業,無量測儀器的使用者,要怎麼去實驗?

1. 尋找有無 想實驗 轉盤或 DAC 的原廠維修手冊

2. 直接拆開 外殼,從機板上去做逆向工程(需有基礎相關背景)


上列兩點僅能對原廠 佈線外 的部分做些判斷,佈線與零件組合後的情況,因無儀器設備,只能用旁敲側擊的方式去試。 網上曾看過他人分享些方法,但這就不寫了! 那門檻較高,能到那一步的人,應能自行探索了! 

實際情況論,若不管 轉盤 與 DAC 的設計,僅做 數位同軸線 的實驗,該把 75 ohm 也視作一項參數,而非去預設 75 ohm。 無法驗證的數據,只能視為實驗中的一項參數。 實驗中盡可能提供 線材 與 接頭 完整資訊,而比較 聽起來如何? 推論 匹配 接近與否? 避免討論數據,因為無法驗證。 有多少資訊做合適的推論,這樣也能進行實驗。


E5300 麻煩人幫忙做些判斷,可能是 50 ohm 的設計,那搭配 RC 的小白同軸線,似達到 匹配。 

在此謝謝討論串裡 bchsieh 近五年前 RC 小白同軸線的量測資訊(但我忘了是哪位提供小白線?),讓這次實驗有數據直接參考。 三組件裡已有兩組件屬 50 ohm 範圍,那剩下的 RC NANO-DAC 又屬那種設計呢?

爆進期始於對 NANO-DAC 動刀,殼當然已經拆了! 同樣無法量測,只能從線路上去判斷。 關鍵點是一顆電阻,設計可能是 75 ohm,所以這邊需 試做,調整為 50 ohm 範圍。 調整好,心情雀躍的準備 比較與驗證,會是怎樣的聲音呢?


一開聲...,就是這 微觀感!! 即使用平價系統如我,也能有此體驗。 上面種種就為了這最後一刻,在有限經驗裡,最貼近此狀態的敘述。


就像聽了 RC CHEVERNY 後,再換上 RC CHENONCEAU 開聲的那刻。 一個微變化的世界,細語呼喚著,聽吧! 感受吧! 去探索與體會吧!

有沒有誇張亂語感? 哈! 以下再整理之前 bchsieh 分享於討論串內的相關資訊


bchsieh

如果是RCA頭?由於RCA頭並非標準高頻端子,所以除了一兩家廠商能把RCA端子做成符合50/75ohm的規範,其他的不可能符合規定。

基本上,音響數位訊號用RCA端子,本身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bchsieh

一般設計的RCA端子的阻抗約為40~50歐姆左右,而大部分的SPDIF輸出入端子,用的都是這種普通設計的RCA座。

所以,如果中間的SPDIF數位線,用的是50歐姆的線身和RCA頭,

也許更適合使用一般RCA座的SPDIF端子,理論上反射的地方會更少。

以上為小弟的胡亂猜測。


聽過阻抗完全匹配的SPDIF的聲音,就回不去了....

bchsieh
基本上,這三條線材的阻抗都算是很接近75歐姆的規格。但越接近75歐姆聲音就越好嗎?這就不一定了。
小弟認為原因至少有二:

1. 接頭符合75歐姆規格嗎?基本上小弟還沒找到實測值為75歐姆的RCA母座,甚至連70歐姆的都沒有。一條真75歐姆的線接到非75歐姆的座上,還是一堆反射。所以現在重點反而不是「線材是不是真75歐姆」,而是「座」和「線材」兩者的阻抗有沒有接近?兩者阻抗越接近反射就會越小。以一般RCA母座來說,阻抗普遍低於70歐姆,所以有可能使用阻抗偏低的線材,反而反射比較小也說不定。

所以,如果您的DAC/轉盤所使用的母座是RCA座,而不是標準的75歐姆BNC座,實測線材阻抗值是否為75歐姆,其參考意義相對上就小了許多。

2. 導體材質。尤其是同軸線的負極材質,肩負著兩台機器之間地線電位的平衡以及傳導雜訊抗干擾的重任。材質好壞也會直接影響最終的音質表現。


結論
多年來的疑問與存疑,終於透過這次實驗找出部分答案。 但也要自嘲,居然過這麼久,才鼓起勇氣做實驗。 實驗中找到了什麼? 發現了什麼? 條列整理如下

1. 預設 數位同軸線 impedance 為 75 ohm?
是,也否。 RC 小白同軸線 為 50 ohm 範圍,其他進階款則為 75 ohm 範圍。

2. 預設 轉盤 數位同軸 impedance 為 75 ohm?
否,Samsung E5300 數位同軸 為 50 ohm 範圍。

3. 預設 DAC 數位同軸 impedance 為 75 ohm?
是,RC NANO-DAC 數位同軸 為 75 ohm 範圍。

4. 使用同一條 數位同軸線,原始設定狀態 與 接近匹配狀態,有無聽感上差異?
有,即使在平價系統上,聽感上差異會令人選擇 接近匹配狀態。

5. 不同組件的數位同軸設計,impedance 不一定一致,需依各組件設計做判斷與調整。

使用 RC 數位同軸線 的 RC 友是具優勢的! 有提供線的熱心網友與 bchsieh 專業的設備與測量,量測資訊 bchsieh 已通通分享在討論串裡。 RC 小白線 屬其中特例,但以實驗中的搭配,也有機會接近 匹配。 使用 RC 其他進階型號的 RC 友,也能依據相關資訊,用科學、用數據檢視各自的系統。

最後,75 ohm? 50 ohm? 用這句話結尾。

用不確定的預設起頭,又沒法做確認與實踐,那只會淪為空談吧?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累積八年多,多重契機匯合的爆進


這篇文於 2021/02/10 發在 MY-HiEND 版主 psycho "走向超值而極緻的HI-FI電腦訊源" 討論串裡,那時沒注意發錯討論串,其實另一討論串主題更相符。 最近回到 Blog,想想該把這篇也整理在 Blog,因為是自 DIY 一年半 UAB 後的大事件呢!!   

2020 年終那一個多月因二手系統初成,一邊摸索與熟悉系統,一邊 DIY 調整與測試。 其中的體驗(學習)與意外(驚喜?)頗多,該好好記錄、搏君一笑一番~ 而 psycho 的測試檔,也剛好可做驗證系統的難題?


以下是過程紀錄(入門多年的爆進!!)的長文,請自行斟酌~~


先簡短談談這段時間的體會..

玄幻小說 裡,有類修真者會刻意抑制,且繼續長時間修練,終在條件備妥與契機下..,接連快速進階,一舉突破許多關卡的章節~~


這一個多月,我居然產生類似的感覺!!!


二手系統組件裡,RC 產品有小白訊號線、小白同軸線與二手 NANO-DAC。

BD 與 NANO-DAC 直接導入二手交換式電供(非討論串內的常見型號)。

BD => DAC => 擴大機 (未再加 HDMI 小黑盒)


初始階段設定

電源線與 DC 線都是 DIY 自製品,非 RC 或討論串內的常見品項。


這階段在摸索系統聲音,播放某些 CD 時,出現種 陌生感..,RC NANO-DAC 一直是主系統的核心組件,對它的聲底有一定熟悉度。這次在第二系統裡,卻出現之前未有的 不耐聽? 感..,再者,交叉比對撥放的 CD 與思考後,陌生感是源於發聲樂器的頻段呀!

高頻與低頻的聲音速度,似有不協調的情況?! 導致播放特定曲目時,高頻速度正常,但低頻過慢,讓整體出現混亂感。之前沒聽過此情況下的聲音,花了些時間才理解。


高低頻聲音不協調 => 新體驗之一

瓶頸 => 高、低頻域速度不協調,聲音不耐聽。


理解這階段狀況後,在限制用 BD 同軸下,狠下心決定對 DAC 做實驗!!! 放在腦中封印數年的想法與疑問,在好奇心驅使下解封! 推開了久置被無視(漠視?)的試煉之門,也開啟了快速晉級的歷程。


在這謝謝 MY-HiEND Merci 的轉讓,大大促成第二系統的組成和進階助力。


面對試煉之門,需要好奇心與決心,多於其他條件。 推門測試一過,大概進了至少兩階吧?! 直接跨越了上列瓶頸,且感覺還有餘..,一下跳兩階多,有些措手不及,趕緊重溫之前撥放過的 CD,再體驗一輪。即便有預期與準備,仍有些驚訝於此進階,更助長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重溫數日間,再把尚未接觸過的小組件拆封、上電,試著了解其如何運作? 大致了解和確認能運作後,更強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將其帶往試煉之門..


三階 => 全頻段解析力

再次踏入試驗之門…,這感覺又連續進階了!! 已達接觸過就想維持的層次,所有解析力都提升至少一階以上!

MY-HiEND 串內常被討論的一點,此次付諸實行後,仍訝異其影響力。


關鍵處帶來的衝擊 => 新體驗之二


四階 => 100 Hz 下的新領域

這階的體驗,花了些時間才意識到、再理解與確認。 最初新鮮的感覺,是播放 JMR Magic CD 時,好似冒出了新聲音。這聲音頗熟悉,但從未在音響系統裡出現過!!!

第二系統是組設在老房子裡,因周遭環境關係,常會感受到一種聲音。 當附近有汽車引擎發動時,發出的聲音會讓建築物產生 振動感!! 對! 振動感,此時不僅有一種低沉的聲音,也會感覺建築物似在微震。 微震 是種明確的感覺,但沒法釐清是聲音,還是震動? 或許同時發生? 前陣子四級地震的開端,也可明確感受到,那時也猜測該地震異於以往。


這次的新體驗,JMR Magic CD 第三軌是分水嶺。 印象裡,未曾注意 JMR Magic CD 各軌的差異,只有剛開始撥放沒聲音的記憶。 但第三軌的聲音就有印象,一般系統應該聽得到這軌的聲音。 而第二軌以前...,不知這關卡需要怎樣的設備能一窺? 在第二系統的展現方式,就是發出類似上述的低鳴聲和產生振動感。 確認這點的過程裡,也好奇但不自量力的拿 psycho 的測試檔來試..

為確認是播放 JMR Magic CD 第二軌,需接上電視,又遇到不共地問題!! 造成擴大機不撥放 CD 時,就冒出頗大噪音! 當然後來有找到簡解法。 這先不追究第二軌的呈現正確與否? 先當它僅是個新現象吧!


能感受到 JMR Magic CD 第二軌 => 新體驗之三

若有 JMR Magic CD 的網友.. 測測第二軌吧!


四階上,但五階未滿? => 更穩定的低頻與場型?

這點寫保守些..,薄膜電容在討論串裡出現多時,也是持續關注的項目之一。 不過… 從未應用到系統裡,不外乎是懶跟覺得還不需要,哈哈!


在這先向 MY-HiEND gangster.tankYu-Studio 表示謝意。 一者不吝分享相關經驗,讓論壇友有選定中性線材的參考與應用方式。 另一者提供入手管道、客製與成品的選項,讓資源有限者能受益。 間接也讓人找到,且能嘗試另一平價配件,讓二手系統成型。 手邊已少入手少量 Yu-Studio 的線,但還未導入~~


這次連續進階,讓人不禁想導入薄膜電容看看其影響面~~ 導入的薄膜電容(非討論串內常見款),是小試與驗證些許疑問.. 沒刻意去判斷差異,在四階察覺低頻變化後,這兒也感覺到低頻的影響。

一則是低頻更穩定,在存在感與力度都有改善,或也有影響分離度?

二則是聲音分佈的音場,各聲音變化的凝聚度,讓人更易察覺。

之後有機會,再把電容拆掉,來確認影響層面。


五階 => 擁擠或壓縮? 音符需要張弛的空間

這階大概是前面連續進階所累積,才能出現的轉變..,最初組系統時,喇叭只粗略抓個位置擺放,之後頂多動一點試試。 無特別花時間調整,開始進階後,曾有次想調整看看..,不過感覺還不太明確,結果也沒動多少! 之後繼續進階到某刻? 一些感覺漸漸冒出來,沉悶? 擁擠? 壓縮? 黏滯? 空間呢? 


直覺反應就是往擺位聯想,便又開始東挪西移的嘗試。 隨著撥放不同的 CD,喇叭周遭的空間越拉越大!! 果然..,音符需要張弛的空間。 瀰漫感,透度,收放表現等等..,到一定狀態後,要留足夠空間給音符。 到這階,感覺已可稍緩步調,開始重溫與嘗試手邊更多的 CD。


不過,好奇心推著人再繼續探索下去~~


六階 => 全頻解析力再提升

四階時踏入 100Hz 下的新領域,六階則再提升描寫力,且同為全面性提升。 新領域出現後,每每撥放音樂,就不時會留意這塊。 其存在與否? 有什麼? 在這階,其不只存在,更開始展現進一步變化,勉強可挑戰測試檔? 另一重要變化,觀眾群的氛圍與掌聲!! 掌聲有不同的節奏(不同人鼓掌的方式),現場氣氛的傳遞..,觀眾的喝采..


這階呈現觀眾群的變化,讓人可一窺幾分紀錄當下時空的面貌。


觀眾群的掌聲與喝采 => 新體驗之四


七階?

到這階段時,系統進入較穩定狀態,或許未臻七階…,但也開始遇到些狀況與之前未感受到的 CD 瓶頸!!!


CD 的瓶頸 => 告別 2010 高雄國際 Hi-End 音響大展 紀念 CD


這張 CD 從入手至今,已超過九年(十年? 這麼久了呀!),近期還再找了一張入手。 從多年前入手 三星藍 到第二系統組成,一直是測試的主力 CD 之一。 CD 版本差異,錄音轉錄的影響等..,有親身體驗過的,也有已聽聞但疑問的。 那同樣系出 STSD 的音響大展 紀念 CD 與選曲原版的 CD 有無差異? 


在第二系統上給了個肯定又令人深刻的答案..,原版 CD 勝出一兩籌!? 聽聞原版 CD 勝出這點,已有數年時間,未曾想去比較,自然也不知級距多大? 這次卻是被迫比較..,某個階段後,撥這張 CD 時漸漸覺得有些不對~~ 在比較 psycho 的測試檔後,讓人開始思考..,難道頻寬不足? 


快速進階的過程裡,越感這張 CD 有些資訊似消失了(感覺該有卻未有)? 某刻實在忍不住,抓了 紀念 CD 第一軌曲目的原版 CD 來撥放。 這一放...,唉~ 頻寬立即擴張,大方展現其存在感,時候似乎到了! Canon,該有的資訊跳出來了!! 這級距..,是時候告別 紀念 CD 了!! 衝頂時那截頻寬與資訊,寬闊低鳴的頻寬與資訊,還有背景的透感..,曾幾何時未感受過的不足被察覺,更碰到令人難受的界線?


CD 再製所遺失的資訊 => 新體驗之五


狀況 => 背景隱藏的高頻煩躁感?


發現 CD 瓶頸,並告別 紀念 CD 後,持續用不同 CD 來摸索與熟悉系統。 聽了段時間,一直感覺到莫名煩躁感,似有某種高頻背景底噪? 想了想..,有無類似經驗、可能相關因素、或待確認的網路討論內容等.. 難道是電源?

找了找可能範圍,再思考後才決定試看看..,oh 耶! 拍手~ 真受電源影響!! 煩躁感大減。 確認些曲目後,再調整一下,再聽些曲目,狀況算排除了..,只是也失去些細節與透度,但相較於煩躁感,是可接受的結果。


電源產生的煩躁感 => 新體驗之六


場型的擴大與聚焦?

五階時,特意花一段時調整擺位,讓音符能有舒展空間。 這次則因系統漸趨穩定,想探一探第二系統目前的場型範圍。 未使用 psycho 的小牧神測試法,而較偏向 STSD 社長的 空間樂器觀?


沒什麼特別測法,就是去感受位置與空間所產生的聚焦變化,大概吧? 對懶人來說,花費的時間較少,前後左右挪一挪,確定移動距離~ 然後.. 恩,音場又擴大了!! 再嘗試了一下,調到差不多臨界。


播放些 CD 測試與熟悉,過程裡..,管風琴真是恐怖極高標的樂器!! 雖未期望能傳達多少訊息量,但頗意外於能窺視到幾分管風琴的 規模感!! 風琴管出氣發聲的感覺,或偶爾出現類似簧片振(跳?)動的金屬音?


管風琴的規模感? => 新體驗之七


至此,第二系統帶來的衝擊、意外與驚喜體驗,讓人追著連續突破的變化!!! 而系統的組成環節,若想,還有不少能升級、改善或調整處,端看心情囉!

相隔多年再組系統,且主要件又多是二手,能碰觸到這樣的表現,著實令人驚喜~~ 以更低的花費,達到進更多階的層次,這仍在進行中的歷程...,是個人數年來、更是從接觸音響後,同等於 DIY 一年半 UAB 的大事件呢!!!



階段性回顧

這爆發性進階,感覺是份經數年累積、維持(主系統未變動)平價路線的慰勞禮。

為何有此感? 這就不多寫了! 在轉低調、潛水又走冷門路線後,久了還是需要動力的..。


Impedance?

最後寫寫這說者多,但求證者少的名詞。寫文時,未想到有睽違多年的資料更新!

多年來仍不時看到這名詞被提出來,但有多少人試著去實作?

用不確定的預設起頭,又沒法做確認與實踐,那只會淪為空談吧?


看久了,體會在心中,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