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音響店裡的試聽,比家裡好聽?


前陣子因朋友的關係,進而促成 "第一次到音響店裡試聽喇叭" 的經驗。 若把時間倒回兩年,我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會這樣做吧? 自己帶著存著音樂檔的 NB,再加上 USB DAC 與所有相關的連接線( USB 線、USB hub 延長線、小黑電源線、RCA 訊號線與電源排插),全副武裝的到音響店試聽。 

若是以前的話,買耳機我會試聽,但應不會聽太久(半小時內吧!)。 一是不好意思聽太久,二是不太確定要聽哪些音樂(經驗不夠阿!),更不會自備裝備來試聽。 而喇叭的部分... 則會感到更不好意思,可能不會試聽,就算鼓起勇氣試聽,也不敢聽太久。 因此少數我決定買的喇叭,其實在入手前,都沒多少試聽就買了( ALR Jordan Entry Si 甚至根本沒聽過,哈!)!


兩年的時間裡,自己無聊設下目標,開始投資金錢、時間與精力來調音,漸漸體驗到各種音響上的新感受,並依稀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 再加上看(聽)到與自己方向謀合(從疑惑到確定)的論壇討論(錄音藝術),聽聞更考驗設備的音樂( EMI France..etc. ) 與願意分享的網友 (發燒軟體版 版主 psycho 與其他參與討論的網友)。

人、事、時、物 都剛剛好,在直接的投入與各種幫助下,我應該稍稍有些成長了吧?


現在的我對聲音比較有概念了(因更了解與相信自己的感覺),比以前更錙銖必較(什麼價位的音響用品都該比較),也很自然的認為音響用品在買之前 "應該" 要好好試聽,且 要盡可能使用你自己的設備來搭配試聽的產品。

有些觀念從我開始接觸耳機後,就多有所聞,只因沒體認過其中的奧妙,才未貫徹與付諸實行(沒辦法! 誰叫我是個怕麻煩的懶人呢!)。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則把這些觀念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用某種歪打正著的方式做了部分,但深刻的體驗。

回歸到試聽這件事,許多前輩字字珠璣的提醒著大家,一些普遍的觀念如下:
1. 買之前多試聽你想買的產品
2. 用自己熟悉的音樂去試聽
3. 帶自己的設備去做試聽

但上述三點所包含的意義,真的 需要學習且體驗後,才能心無疑惑,不怕麻煩的去做。 以我這次的經驗來講,我試聽的都只是些幾千到近萬的產品,但對這三點卻仍有深刻的體驗,以下就是我以這次試聽的經驗,來回顧這些觀念與其含意。

1. 買之前多試聽你想買的產品 
關於聲音的感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而每個人的尺或多或少都有不同(世上真有人對聲音的尺度會完全相同嗎? 機率應該很低吧?)。 因尺度不同,自然會產生 "差異",這是 其一每個人傳遞溝通與理解訊息(文字、語言..)的方式和能力不同,這也會產生 "差異",這是 其二

所以當你看到任何吸引人的訊息出現時,請先試著思考該訊息的來源,與你自身感受的 "差異" 在那? 除非你能判斷訊息來源與你自身感受的差異,是在你理解且清楚的範圍內,不然任何訊息對你的意義都是有待釐清的。 而網路上很多的訊息,通常未必能判斷這 "差異",沒辦法判斷? 

那就自己乖乖去試聽吧! 這是唯一讓自己有直接感受的方法。

情願多花些時間試聽,也不要花了錢買回家,才發現與自身需求有極大的落差。


2. 用自己熟悉的音樂去試聽 
買任何音響設備的目的為何? 當然是希望能好好享受音樂帶來的各種美感。 因此使用自己熟悉的音樂,來測試音響設備是非常洽當的。 但這裡講的 "熟悉""音樂"因各人學習與聆聽音樂的習慣,這會出現極大的分歧。

音樂的部分: 以我過去買音樂的方式為例,我也是 跟著雜誌或別人的推薦,而買了不少的音樂。 經過不少設備的投資,也花費許多時間去聽這些音樂,可是我 始終覺得與 "想像(或期待)" 中的聲音有落差,沒法感受到像眾多網友寫出的敘述或情境般,那樣的 "令人嚮往不已"。 正因如此,我之前認為這樣的敘述或情景,都只出現在高級的音響設備上,我沒聽到是正常的。

熟悉的部分: 則是指你對常聽的音樂之內容,對聲音的特性、音樂的細節,或可用骨、肉、血與髓的比擬法來形容(但我自己體會到哪種程度,我也還不確定! ),需有足夠的聲音記憶與理解 。 可是每個人聽的音樂類形不同,就會影響到對不同聲音的理解與熟悉度。

在我自己調音與接觸 "錄音藝術" 後,我才知道原來不用到 "高級音響",即便是平價的設備依然有機會,體驗到如眾多網友所寫的那些敘述或情景,也可以享受不同音樂所帶來的聲音之美。 但也因這過程,可能會與部分網友出現分歧,且對音樂與設備的要求也更嚴苛,但或許理解與熟悉聲音的方式,也會變得更寬、更廣與更了解細節處。


3. 帶自己的設備去做試聽 
這部分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多數人(包含以前的我)在某個價位帶以下,不管是試聽耳機或喇叭系統時,都未盡可能攜帶自己的設備去搭配,而是使用店家的設備來搭配。 從我自己之前的想法來推測,一是可能覺得沒有什麼差別,二是不想花這些心力帶自己的設備,所以都用店家的設備來搭配。


寫到這個部分,就來談談店家設備相關的狀況。

以我自己看過的店來講,電源壁插前的線路,店家通常都有處理過,再來電源的壁插也不會是普通壁插,而壁插後使用的電源線或電源延長插座,也絕對都是 "音響用" 電源線或電源延長插座。

再來是訊源的部分,可能是 CDP,也可能是 DAC,或可能是轉盤,除了 DAC 搭耳機擴大機的一體機外,其他的都是近萬,甚至到兩三萬以上。 

非一體機與喇叭系統,就會多了一對訊號線到擴大機(耳機或喇叭)或主動式喇叭,再上去(前級、後級、配件與空間...)的領域,我就不討論了,因為那是我不大可能碰到的範圍。

被動式喇叭或可換線的耳機,擴大機後也會多一對線(或一條耳機線)到喇叭(或可換線的耳機),且同樣的擴大機也有電源迴路與電源線的問題。

所以寫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寫到這麼細,真的有差別嗎? 先賣個關子,下面的部分,以條列式的方式來討論價位。

1. 電源壁插前的電源迴路 
這應該不用我多寫,想想從電表,乃至配電箱拉條線出來到可用,需花多少時間與金錢?

2. 電源壁插 
以基本店家可能會用的 HUBBELL 或 COOPER 之產品,大概都四百多以上。

3. 電源線 
這部分除非是設備本身無法換線,不然隨便一條 "音響用" 電源線都是一兩千以上,甚至近萬(看搭配的設備)。

4. 電源延長插座 
這點也同第三點。

5. 訊源 
除 DAC 搭耳機擴大機的一體機(可在幾千塊的範圍)外,都是近萬到兩三萬(有的還可能破十萬、二十萬)以上。

6. 訊號(或喇叭)線 
這部分包含兩種狀況,一是訊源到擴大機的訊號線(一體機不在此例內),另一種則是擴大機到喇叭(或耳機)的喇叭線。 這兩種也多是一組線就一兩千,多則數千近萬,或是到破萬(看搭配的設備),這邊就不討論電腦用的線材( USB 、 IEEE..)。

從上面列的數點,有沒有讓人對在店家聽到的聲音,是由多少錢的設備加總與產生的成果,建立些概念?


下面舉幾個實際(較複雜的組合)會出現的例子

耳機系統
電源壁插 => 電源延長插座 => 電源線(也可能是訊源附的變壓器) => 訊源(一體機) => 耳機升級線 => 耳機

電源壁插 => 電源延長插座 => 電源線(也可能是訊源原本的線) => 訊源 => 訊號線 => 耳機擴大機(同樣可能有電源線之前的所有因素) => 耳機升級線 => 耳機

電源壁插 => 電源延長插座 => 電源線(也可能是訊源原本的線) => 訊源 => 訊號線 => DAC(同樣可能有電源線之前的所有因素) => 訊號線 => 耳機擴大機(同樣可能有電源線之前的所有因素) => 耳機耳機升級線 => 耳機

喇叭系統(其實與耳機很類似) 
電源壁插 => 電源延長插座 => 電源線(也可能是訊源附原本的線) => 訊源(一體機) => 喇叭線 => 喇叭

電源壁插 => 電源延長插座 => 電源線(也可能是訊源附的變壓器) => 訊源 => 訊號線 => 綜合擴大機(同樣可能有電源線之前的所有因素) => 喇叭線 => 喇叭

電源壁插 => 電源延長插座 => 電源線(也可能是訊源附的變壓器) => 訊源 => 訊號線 => DAC(同樣可能有電源線之前的所有因素) => 訊號線 => 綜合擴大機 => 喇叭線 => 喇叭

從上列較簡單的例子來算一下:

耳機系統

壁插(450) => 電源延長插座(1500) => 電源線(與一體機合併) => 一體機訊源(3000) => 耳機升級線 => 耳機

從上面這例子來看,試聽 耳機 的話,至少是耳機再加上 5000 塊左右的加成,才是聽到聲音的花費。 而我很少看到人帶自己的設備,去聽一個三千塊左右的 一體機訊源。 

而把一體機訊源換成 訊源加耳機擴大機,或更上一層的一體機訊源,則會到近萬或以上的程度,其總值會達到一萬多(一體機訊源),甚至近兩萬(訊源加耳機擴大機)的價位帶。

到這層級後,電源線與訊號線又會添加更多的金額,因店家通常也會搭配更好的電源或訊號線,因此不算耳機的部分,總值會到什麼程度則可想而知。

這樣有無明確的感受到,去試聽一副耳機的背後,那聲音是什麼價位的聲音,而各人原本的設備花費有無到此程度? 


試聽喇叭的狀況,與耳機也非常類似,只是總值可能更恐怖。 假如你覺得也沒多好聽的話,那一則可能是搭配的問題,另一則可能是聽的音樂類型,也可能是你的要求特高(或清楚你自己的需求),那就真的要小心謹慎的思考了(因為一般的設備已無法滿足你...)! 

假如你覺得好聽,請先好好思考這背後的意義。 而不要買了器材回去後,才覺得怎麼沒在店家聽到的好聽,而心生不滿。 但你已經付錢啦!! 後悔藥難吃阿!

以之前的經驗 試聽 耳機 時,店家所搭配的設備可動輒近 十幾萬,而 喇叭 的部分則可到 二三十萬,把金額明列出來是否驚人,讓人意外阿?  


  是很現實(或許也很窮酸),但我希望表達的是,這些 條件 都是擺在那的,且都會 直接影響你試聽的結果 從好的方面看,是可能發揮你試聽器材的極限,但從另一方面看,也可能是希望你聽了滿意,就直接買下去。

請了解使用店家的器材試聽時,其背後所隱含的金額與影響,這些都需要思考、注意並評估其中與自己使用情況的差異。 唯有了解這些後再來做決定,才較不會有衝動的後果,而造成後悔,甚至浪費更多的時間、精力與金錢。

所以為何試聽產品時,最好能使用自己的設備,就是希望避免因店家的設備而有誤判的狀況。 除非很幸運的,你所用設備剛好店家都有(機率應該較低),或你已了解店家設備,其可能造成的差異與影響。 還是想看看你試聽產品的極限,或是搭配不同設備的效果,則另當別論。

寫了這麼多有的沒的,算是為自己近兩年的一些轉變與想法做整理。


文至此,很多人可能會再問 把每個環節的設備分這麼細,真的有差這麼多嗎? 請參考我另外一篇文 "音響上的現象? Part 01"。 文中我的設備是三千多的 USB DAC 加兩千多的電腦喇叭,普通的電腦用電源線、 USB 線與一千出頭的訊號線。 我可以感受到 "電源壁插""電源濾波延長排插" 的影響,所以.. 供大家參考囉!



回到試聽喇叭這件事,先不討論喇叭的部分,我使用的訊源是店家提供的 KECES DA-151 MKII,店家原本想使用 WEISS DAC 202 來搭配。 看到兩台不同設備了嗎? DA-151 MKII vs. DAC 202 => 5x00元 vs. 2x0000元,這是多麼巨大的差距阿! 

這樣的差距又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請自行判斷吧! DAC 202 ? 不好意思,碰巧知道它的身價,因此我覺得不是個好的搭配選項(差距太大了!!)。 而我對 DA-151 MKII 較感興趣,所以指定換這台搭配,在搭配喇叭的過程裡,還讓我間接發現一些之前沒想到(或預期外)的問題,但在這也先不寫。

關於試聽的方式,喇叭請店員幫忙擺位調整,使用 NB => 普通 USB 線 => DA-151 MKII => 店家提供的訊號線 => 喇叭,然後進行近場試聽。

電源線的部分,還是無可避免的需使用音響用延長插座,但我用小黑線接 DA-151 MKII,所以多少會降低些影響。 試聽的音樂包括我常聽的一些人聲,與 MY-HIEND "錄音藝術" 討論串內推薦的測試音樂(我有買部分的 CD ),我盡可能的試聽不同曲目,以達到較全面的測試,也期待這些曲目會出現什麼差異呢?

大致寫一下試聽的感覺(整組設備搭配下的結果)
1. 錄音藝術的部分 
使用 "錄音藝術" 討論串內推薦的測試音樂,除了那些恐怖的殺設備曲目,多數都可以聽出其參考點,以這角度來看,表現確實不錯。 在某些曲目裡,部分細節的表現,讓我有驚喜的感覺。

2. 音場的部分 
場形的左右與前後(但只出現在兩顆喇叭連線的平面以後,平面以前則無)的感覺有出現,但上下的感覺則不太明顯。

3. 人聲的部分 
某些人聲聽起來尚可(但位置的呈現方式,則可以討論),某些人聲聽起來則很刺、菱角很多的感覺,大致上來說,人聲較生硬不耐聽。

4. 聲音高低頻段的感覺 
雖說多數測試的音樂都有一定的水準,但我覺得很多聲音的感覺都較鬆散,也可能間接導致場形的感覺不夠明確,發音源的感覺不夠收斂。 高頻的部分,擴散的感覺(一波波傳遞的感受),不太能清楚(淡淡的)感受到整個空間中的訊息感(空氣感? )。 低頻的感覺也不明顯(沉下去的感覺),某些大氣勢、大力道的曲目,較沒力道與震撼力。

5. 聲音的變化 
這部分與第四點類似,雖說有一定的水準,但呈現聲音變化的程度不夠,舉例來說: 鋼琴音 或 小提琴音 從低變高,或高變低一定有轉換的過程,而聲音會做連續的變化。 變化必定會有差異,十分的變化,就有十分的不同,我覺得以呈現聲音變化的程度,應該可以更好。


試聽的總結 
這是我第一次花較長的時間,在店家好好的試聽產品,也確認與學習了一些實際狀況下的限制。 以第一次 "正經" "窮酸" 的要求試聽設備,是一次很好玩、也很有趣的經驗。 至於試聽的感覺.....有種矛盾的感覺,是有些驚喜,但也有些失落,更有種不確定感。

因為這樣的搭配下, 這樣的聲音取向,似乎不夠全面阿! 但回歸到基本,什麼樣的聲音表現,才符合其賣價?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尤其是我又沒太多試聽設備的經驗,且這次試聽的設備裡,有兩樣是我未聽過的(線材的影響暫不討論),只好請大家自行判斷囉!



後話
店家的試聽結束後,隔了一陣子我朋友想把 KECES USB DAC V1.4 整機帶走,這樣的話手邊便沒有小台的 KECES USB DAC 了...也沒法繼續挖掘這台的潛力。 因此想向 "零組件雜貨鋪" 訂購 USB DAC 的機殼,可惜天不從人願,因原物料漲價的關係,零組件雜貨鋪 短期內不會再進 USB DAC 的機殼。 這下可慘了,空有其它零件,卻沒有機殼可以組裝!!

身為懶人的我,懶的再花精神與經費在 "修改" 其他成品機殼,所以轉移目光到二手品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找,因緣際會用不錯的價格入手 DA-151 MKII,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滿足心中小小的渴望。 

對我來說入手 DA-151 MKII 有下列幾點的意義
1. 滿足自己對 KECES USB DAC 廠機的欲望(好奇心)
2. 聽聽看廠機的聲音如何
3. 仔細看看廠機改良了哪些地方
4. 廠機的機殼(原本的希望啦,不過有些誤差,囧)
5. 當作自己 DIY 的學習目標

DA-151 MKII 到手後,因之前已試聽過而有印象,這次則是完整搭配我所有的設備來測試,一聽之下我非常驚訝,怎麼會發生這種狀況 => 在搭配我所有的設備後,聽起來居然比店裡試聽的感覺還好,這超乎我的預期。 

以下的部分,是我覺得比較好的地方(之前寫的五點店家試聽的聽感多數還是存在的)。
1. 巨大的形體感
在店裡我也有測試幾首鋼琴的曲目,但並未讓我有特別明顯的感受。可是我在家裡測試時,鋼琴琴鍵的位置與發聲的感覺,則讓我有一台鋼琴放在前面的錯覺。 當然,這不是像其他擁有高級設備的網友所寫的那種情況,應該說只有琴鍵的部分,有比較明顯的感受,但不是有整台鋼琴的感覺。 且這個種形體感,似乎只在鋼琴比較明顯,其他類型的樂器,則未像鋼琴這般讓人驚訝。

2. 場形的收斂度
在店家試聽時,覺得整個場形比較鬆散,在家裡聽時則覺得場形比較結實。 大概收斂到店家試聽時整個場形的八成,感覺明確不少,但深度似乎也變淺了
 
3. 人聲的耐聽度 
在店家試聽時,只有像陳綺貞或田馥甄這型的歌手,聽起來還能接受,其他像蔡琴與鬼束千尋這型的歌手,則讓人無法接受。 不過在家裡聽時,蔡琴與鬼束的聲音,都變得比較沒菱角,也比較耐聽。

上述這三點,是我比較明顯的感受,思考思考後,我覺得有幾個原因可能導致這樣的差異。
1. 喇叭的不同 
擺在家裡的是綜合擴大機+被動式喇叭,和主動式喇叭比較的話,本就有其天生的差異,再加上一般與監聽型喇叭定位上的不同。 因此會產生不小的差異,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2. 訊號線( DAC 到喇叭)的影響
家裡使用的是一般的 RCA 訊號線,再加上喇叭線的影響。 而試聽的喇叭是用平衡線,非平衡轉平衡,從理論與實際上的結果,都有不好的影響,因此造成聽感的負面因素。

3. 喇叭左右與前後擺位的影響 
由於擺位通通交給店員負責,因此很難花費時間在調整擺位上 => 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因為後距牆太遠,兩喇叭間的距離太長,而產生場型不明顯,聲音密度鬆散...的狀況(我不是很懂擺位的的人,但之前在測試家裡設備時,有花時間慢慢調整與嘗試擺位,所以才有些經驗可以推測)。


本文的總結  
雖說在這次試聽前,我也做了些功課,但現場的狀況還是發生了些意外。 現場器材的搭配與擺位,非平衡線轉平衡的負面影響,都造成這次試聽的感覺不夠好,但反過來看這也就是現實的狀況,不是嗎? 

這對監聽型喇叭在 MY-HIEND 的測試文內,就是搭配 DAC 202 做測試,還得到相當不錯的評價。 以 DAC 202 的實力與測試者的背景,再加上我實際試聽的感覺,這對喇叭似乎能反映出前端器材加線材的不足,甚至讓這些不足非常擾人。 

但因為它使用平衡線的關係,讓我非常苦惱,畢竟有支援平衡輸出的設備都不太平價,所以我應該不會買吧! 除非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讓我能更進一步測試非平衡轉平衡的影響,而現階段對這對喇叭的潛力與特性到何程度,也還有些摸不準。


最後以這次試聽的經驗來看,我覺得理想的試聽該有
1. 足夠的時間 
對我來說一個多小時,應該是整體設備調整好後的試聽時間 <= 所以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調整好呢?

2. 能自由擺位的場地 
能調整設備到適當的距離

3. 足夠的經驗來判斷 
這只能靠自己累積了...  


原先我認為在音響店內的試聽,應該會比在家裡好聽,但這次與實際體驗有出入。 由此可推論,即便是平價的設備,花時間與心思調整後,也可以有不錯的表現。而在試聽的時候,未花時間與心思調整的話,即便店家的試聽環境與設備都有特別處理過, 也不見得有不錯的表現。 因此多花時間與心思調整與挖掘自己設備的潛力,絕對是值得的投資,也是累積經驗與學習的好方法。 也唯有累積更多的經驗,才更可在試聽時正確的判斷產品的特性與潛力。


以上就是我 "第一次到音響店裡試聽喇叭" 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